• 2023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利胜

     

     

    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利胜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2023年度计划书

     

     

     

     

     

     

     

     

     

     

     

     

      编制单位: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232

     

     

     

     

      

    第一 矿山企业概况        

    第一 矿区基本情况概述        

    第二 矿山基本情况概述        

    第二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主要治理内容及部署        

    第一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及面积        

    第二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量        

    第三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第四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第三 上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总结        

    第一节上年度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        

    第三节上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完成工程量        

    第四节上年度基金提取情况及基金使用情况        

    第五     存在的问题        

    第四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计划        

    第一     本年度生产计划        

    第二   本年度应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        

    第三节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恢复的面积、地类        

    第四节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第五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        

    第六节本年度基金拟提取情况及基金拟使用计划        

    第七    经费预算        

     

     

     

     

     

    第一 矿山企业概况

    第一 矿区基本情况概述

    一、矿区自然地理

    (一)气象

    矿区属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半干旱、半沙漠草原气候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多风沙。根据乌海市气象局52014-2018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9.2-12.3,年最高气39.4,最低气-28.8,日温差变化大;降水量小,年均降水102.90-257.50毫米,单日最大降水(2018)133.90毫米,年内降水多集中789三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68.55%;蒸发量大,年平均蒸发2555-2896毫米;春、秋、冬季多风,一般为西北风,最大风速可23.2/秒;冻结期11月中旬至翌3月底,最大冻土深度0.84米。5年主要气象数据见表1-1

    1-1  乌海20142018年气象资料表

    年度气象资料值

    年平均相对湿度

    年平均温度 

    年平均

    降水量

    mm

    年平均

    蒸发量

    mm

    年最大

    风速及

     (m/s)

    年最大冻土深度

    (cm)

    单日最大降水量

    mm

    2014

    38

    12.3

    102.90

    2555

    19.1NW

    81

    18.40

    2015

    44

    10.4

    163.80

    2714

    13.6NW

    68

    31.00

    2016

    37

    11.5

    120.20

    2896

    23.2NW

    72

    28.10

    2017

    40

    10.3

    110.50

    2785

    15.7NW

    65

    45.88

    2018

    39

    12.4

    257.50

    2693

    16.8NW

    84

    133.90

     

    (二)水文

    矿区位于桌子山背斜南部倾末端的西侧,为干旱半荒沙漠区;地势较为平坦,区内无常年性地表水体,多有小冲沟,但平常无水流,仅有雨季形成暂时性间流。黄河位于矿区西20km处,自南向北流迳,最大流5150m3/s,一般流量2303390m3,干枯季节最小流量48m3/s。黄河一般水位标1065m水平。矿床充水含水层为基岩含水层,矿区及周边的含水带以孔隙、裂隙水为主,但含水量较小,各隔水层的层位比较稳定,隔水性能较好;区内较大断层有西来峰逆断层F65逆断层F67逆断层,断距较大,断层封闭性较好,导水性差,含水量一般较小。

    (三)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桌子山煤田白云乌勘探区中北部的西边缘,属低山丘陵地貌。海拔标高一般12301283m之间,相对高53m。矿区最低标1228m,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1080m。总体呈东西两端高中西部低趋势。矿区的沟谷除雨季暴雨时有短时水流外,一般季节为干沟,暴雨时对开采有一定的影响。见照1-1

    img1

    img2

    1-1  低山丘     

    (四)植被

    矿区在植被分区上属于草原化荒漠和荒漠化草原过渡区,野生植被具有明显的旱生型态: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片肉质化。野生植物资源种类较多,主要有菊科、藜科、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等植被见照1-2

     

    img3

    1-2  矿区植被

    (五)土壤

    矿区地带性土壤为棕钙土,土层厚度 80150cm;非地带性土壤为风沙土。棕钙土剖面有三个基本层次:腐殖质层、钙积层和母质层;腐殖层较溥,厚度 20cm 左右;钙积层部位一般出现较浅,多 1530cm;母质层较坚实,厚 20100cm。部分地段为较溥的风积沙,土壤肥力较差。矿区土壤见照1-3

     

    img4

    1-3  矿区土壤

    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一)地层岩性

    1、井田地层

    矿区地层主要有奥陶系中统桌子山灰岩(O2)、石炭系上统太原(C2t),二叠系下统山西(P1s)与下石盒子(P1x)和二叠统上(P2)及第四系全新(Q)。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C2t)与二叠系下统山西(P1s),现就地层特征概述如下:

    奥陶系下统桌子山灰岩(O2):为煤系地层基底。岩性以灰色厚层状石灰岩为主,垂直节理发育,局部有溶洞发育,厚度不详。

    石炭系上统太原(C2t)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依据岩性组合及沉积旋迥特征划分为太原组一岩(C2t1)和二岩(C2t2)两个岩段。太原组一岩(C2t1)岩性以石英砂岩及薄层泥岩组成,揭露厚度一般小10m。太原组二岩(C2t2):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为煤、砂泥岩、中细砂岩及少量钙质泥岩、泥灰岩,岩层厚56.5787.04m ,平67.46m。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和煤层发育情况进一步分为下、上两个岩性段。下岩性(C2t2-1)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为煤、砂泥岩、中细砂岩及少量的钙质泥岩、泥灰岩;共1415161718号五个煤层,称丙煤下煤141518号三个煤层局部发育,呈薄层或煤线或炭质泥岩或尖灭1617号煤层全矿区可采,其16号煤层为本段的主要可采煤层;全段厚21.2858.81m,27.22m。下岩性(C2t2-2)岩性由砂泥岩、泥岩、细粉砂岩及薄煤层组成。含薄23层,编号111213号。全段厚26.7343.78m,35.51m

    二叠系下统山西(P1s)为本区含煤地层之一,53.98177.41m,平107.14m据岩性组合和沉积旋迥特征及煤层发育位置划分为一、二、三及4个岩段。第一岩(P1s1)下部岩性为砂岩、粘土岩、砂质泥岩与煤层互层,78910号四个煤层,称乙煤中煤,全段厚18.1634.66m,26.00m。第二岩(P1s2)上部与下部岩性均为粗砂岩,中部岩性为砂泥岩及薄煤(编号5);全段厚17.4047.82,平30.74m。第三岩(P1s3)岩性由砂泥岩、泥岩夹少量细粉砂岩组成,234号煤层,称甲煤上煤,全段厚4.0731.23m,平14.57m。第四岩(P1s4)岩性为砂泥岩与中、粗砂岩互层,全段厚14.3563.70m,平35.83m

    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P1x):岩性为灰白色巨厚层状中、粗砂岩夹少量灰绿色砂质泥岩组,本组不含煤,厚度较稳定,总厚度220m左右。

    二叠系上(P2):岩性为一套紫红色、灰紫、灰绿色等杂色砂质泥、砂质粘土岩及中细砂岩组成,总厚度大500m,属干旱的湖泊相及少量的河漫滩相沉积。据岩性组合进一步分为上石盒子(P2s)及石千峰(P2sh),广泛分布于黑龙龟断层以西。

    第四系全新(Q):岩性为洪积、残坡积碎石、松散砂土、砂粒、泥沙及风积砂,在小沙沟中有冲洪积砂砾石,厚0~数十米不等。

    (二)地质构造

    1、井田地质构造

    利胜煤矿位于桌子山穹隆背斜南部倾末端的西侧,处于桌子山背斜西翼与岗德西来峰断裂之间,矿区内褶皱与断裂构造均有发育,褶曲轴向近NNW向,但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走NWSE,倾SW,倾813°的单斜。有一定的波状起伏,虽有多条褶曲发育,但两翼地层倾角不大,对煤层影响较小。其中发育S30向斜与西来峰逆断层F65F67三条断层。

    1)褶曲:矿区内控制查明褶曲有S30向斜位于核实区中偏西部,位于西来峰逆断层东侧,为西来峰逆断层牵引向斜,向南与北均延出区外,走NNW

    2)断层:矿区及其周边已控制查明断层有西来峰逆断层F65F67逆断层,对煤矿的开采有相应的影响的断层特征如下:

    西来峰逆断层:位于矿区西部边缘,走NNW或近南北,倾向南西,倾5660°,断距大300m。有区外的工23041974420232等多处探槽揭露,深部有钻1048565号穿见。本断层控制清楚。

    F65逆断层:位于矿区第五勘探线西段,走向SN,倾W,倾7586°,断913m,地表出露清楚,有218探槽揭露;延出矿区南界外。

    F67逆断层:位于矿区第五勘探线北端,伴生于西来峰断层,为一推断断层,走向SE25°,长1600m,倾W,倾67°,断60m,地表未出露,但地表可见到中煤组及其以上直立岩层,1048554号钻孔机地表出露岩层控制了其位置。储量报告在这一段作为储量计算边界。对煤矿的开采没有影响。

    3、地震情况

    据煤矿资料,在实际生产开拓过程中未发生井巷塌陷和冒顶的事故。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划区图(GB-18306-2015),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g)0.20;比照《中国地震烈度划区(2015)》,对照烈度度。

    (三)水文地质

    1、区域水文地质

    矿区位于桌子山煤田南部,为干旱半沙漠气候地区,强烈的蒸发,限制了地表水系的形成,区内沟谷较发育,南面棋盘井沟,北面白云乌素沟为间歇性沟谷,雨季偶有山洪爆发,历时很短,不久消失又呈干涸状态。白云乌素沟洪水流经水泥厂附近,而后注入黄河,棋盘井沟洪水径流拉僧庙注入黄河。这一区段的黄河水位标高1065m,比矿区245265m,黄河水既不能由地表补给本区,由地下补给也比较困难。

    区内含、隔水地层有:第四(Q)风积沙、冲洪积层,第三(R)砂砾岩、泥岩,二叠系上(P2sP2sh)砂岩、砂泥岩,石炭系上二叠系下(C2hP1x)砂岩、砂泥岩、煤层及奥陶(O)石灰岩,寒武()竹叶状灰岩等。矿区勘探资料证明均含不同程度的孔裂隙水,但受岩性、构造等条件的影响,含水是不均匀的,水文地质条件属较简单类型。含、隔水层特征:

    1)第四系风积(Q4eol):岩性以风积沙、黄土状亚沙土为主,一般呈沙梁、沙垄及新月型的沙丘出现,局部有半胶结的阶地砾石层,厚度010m。此层透水而不含水。

    2)第四系冲洪积(Qel+pl):岩性为细中砂及薄层砂砾层和粗砂,在间歇性沟谷地段较发育,根据钻孔资料证实,该层厚度03.2m,含水均很贫乏。黄河沿岸较厚,含水较丰富。

    3)第三(R):岩性为紫红色砂岩、砂质泥岩及砾岩层,在桌子山东西两侧均有零星分布,含水情况不清。

    4)侏-白垩(J-K):主要分布在桌子山东侧,岩性为砂岩、砂质泥岩及煤层,没有作过水文地质工作,含水情况不清。

    5)二叠系上(P2s-P2sh):岩性为砂岩砂质泥岩互层,分布在煤系地层之上,此层厚度局部较大,但含水一般贫乏。

    6)石炭系上-二叠系下(C2b-P1x):岩性由粗、中、细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分布在背斜东部及西部,含水贫乏,对供水无意义。

    7)奥陶(O):下部岩段岩性以灰岩为主,裂隙岩溶局部较发育,含水较丰富,但不均匀。上岩段下部为薄层灰岩,上部为砂泥岩,上部不含水。下部在矿区局部含水比较丰富。拉僧庙至拉什仲庙一线,公乌素矿区及六、五、四系统一厂、二厂,均在此层取水民用。因现在取水量较大,泉几乎干枯,水温1619,卡布其区平沟矿斜井送入此层时,涌水量可250m3/a。木尔沟区在苏背沟口钻进此层灰岩时,涌水量可600m3/a

    8)寒武系):上部为肾状鲕状及竹叶状灰岩,弱含裂隙岩溶水,下部为泥灰岩及泥岩,不含水。

    2、矿区水文地质

    矿区内无常年性地表水体,水文地质特征和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基本相同,面积小又没有形成单独的水文地质单元,矿区所关联的水文地质条件叙述如下:

    1)地表水体:从地表地形条件看,矿区总体北东高南西低,高差53 m,属平坦丘陵地形,有利于地表集中降水的排泄,地表水渗入到地下者乃是其中的一部分,矿区及周边又无一地表常年性迳流,实为煤矿开采的有利条件。

    2)基岩含水层

    山西组第四岩段含水带:该岩段下部为灰白色、局部风化后呈浅褐红色中粗粒砂岩,含裂隙、孔隙水,含水层厚1015 m,根据白云乌勘通155号孔资料,单位涌水q=0.0639L/s.m

    山西组第三岩段隔水层:岩性为灰绿色、灰色砂质泥岩、粘土岩及煤层,平均厚11.02m

    山西组第二岩段含水带:岩性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含裂隙、孔隙水,含水层厚1016 m,根据白云乌勘探8527号孔资料,单位涌水q=0.000134L/s.m

    山西组底部9号煤顶板隔水层:岩性为灰~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粘土岩及煤层,厚度26m

    山西组底部16号煤顶板含水带:岩性为灰白色细砂岩、局部为中砂岩,含裂隙、孔隙水,含水层厚15m,根据白云乌勘探区资料,单位涌水q=0.000442L/s.m

    16号煤及其顶板隔水层:岩性为为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厚度7m

    16号煤底太原组一岩段底部含水带:岩性以灰白色中砂岩为主、局部为粗砂岩,含弱裂隙水,含水层厚46m,根据白云乌勘探8531号钻孔资料,单位涌水q=0.0002540.00217L/s.m

    从上述情况来看,矿区及周边的含水带以孔隙、裂隙水为主,但含水量较小,各隔水层的层位比较稳定,隔水性能较好,含水层不会发生水力联系,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

    3)断层带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区内较大断层有西来峰逆断层、黑龙龟逆断层F10F14等正断层,虽断距较大,但断层封闭性较好,导水性差,含水量一般都不大(见1-2)。

    1-2  断层导水一览表

    钻孔编号

    位置

    断层名称

    单位涌水(L/s.m)

    水位标(m)

    104

    利胜煤矿

    西来峰逆断层

    0.286

    1142.06

    8565

    西来峰逆断层

    0.0281

    1138.31

    118

    黑龙龟逆断层

    0.000139

    1164.42

    29

    黑龙龟逆断层

    0.000117

    1230.26

    153

    白云乌

    F14正断层

    0.000976

    1188.94

    4)裂隙岩溶灰岩含水(O2)

    岩性主要为厚层灰岩、薄层灰岩,上部裂隙岩溶比下部发育,一般沿层状分布。水化学类型HCO3.SO4..Cl-K+Na.Ca型水145号孔水位标高1143.09m,单位涌水0.317L/s.m。含水性分布极不均匀,巷道通过较大断层时,要防止岩溶水上涌,给采矿带来危害。

    5)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

    白云乌素沟是本区的较大地表沟谷,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部分可下渗补给下部地层,形成潜水。基岩裸露区风化裂隙发育,对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形成有利条件。下渗的地下水遇到构造带可加快渗透性,或遇阻也可形成上升泉向区外排泄。本区因补给来源有限,地下水循环缓慢,水中的氯离子含量普遍增高。

    (6)       矿井排水

    矿井正常排水20m3/h,水质中性,涌水主要来源于断裂带充水和上部老采空区积水补给。选用两80D30X3型多级离心泵、排水3寸型材管、扬程103.8m、排水能23m3/h,每天间断性抽水,可保证井下正常生产1606工作面为俯斜开采,工作面涌水可自流1605轨道顺槽最低处。设计1605轨道顺槽最低处工作面水窝BQS100-100/2-55/N型潜水2台,扬100m,流100m3/h,功55kw。排水管路为煤矿井下SSPE-KML 2.0/110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1沿1605轨道顺槽敷设至中央水仓。

    工作面水1605轨道顺16煤轨道大中央水管子副斜地面。

    (7)       供水水源

    本区煤系地层含水贫乏,难以形成取水基地,未来供水基地老石旦矿区西端奥陶系灰岩及拉什仲拉僧庙的奥陶系灰岩中供水水源有希望在黄河沿岸的第四系潜水部位找供水水源。

    综上所述,本区煤系地层由砂岩、泥岩、粘土岩、煤层等组成,各岩层不同程度的发育着裂隙,断裂和褶曲构造发育,断层具一定的导水性,直接充水含水带的单位涌水量一般小0.1L/s.m,无常年地表径流,且补给来源以贫乏的大气降水为主,岩层富水弱-中等,根据矿方提供的实测数据,矿井正常涌水20m3/h,最大涌水25m3/h未发现大的断层构成地下水通道及赋存场所,为以裂隙水与岩溶裂隙水含水层为主,属孔隙、裂隙及岩溶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

    (四)工程地质

    由于矿区及周边钻孔均未采取煤及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样,相邻白云乌勘探区也缺乏这方面的数据,所以将矿区煤层顶底板岩石特征叙述如下:

    8-1煤层顶板岩性以砂泥岩为主、中、细粒砂岩次之,中细粒砂岩呈不规则条带状分布。砂泥岩深灰色,垂直节理发育,易风化呈簿片状。中、细粒砂岩,灰色致密较坚硬,裂隙不发育,不易破碎。本层煤顶板普遍1m左右的炭泥岩高灰煤或泥岩组成伪顶,开采中如只采下部则此层极易冒落;如连同上部一起开采,煤层灰分将大大增加。底板为粘土岩,垂直节理发育,岩石易沿节理裂成规则碎块,遇水不膨胀。

    9-2煤层顶板岩性以粘土岩为主,特征8-1煤层底板粘土岩,易冒落;底板以砂泥岩为主,细砂岩次之,北9-3煤层发育,与上9-2煤层相0.5m左右,其间岩性均为粘土岩,向9-3煤层逐渐消失,9-2之间的夹矸即变为伪底,此层粘土岩局部为鳞片状,易碎。砂泥岩,深灰色,含较多粉砂,块状,裂隙不发育,此8515钻孔中采购员岩样一个,自然状态下抗压强度为13.693.0 Mpa

    16-1煤层顶板岩性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呈薄层状,垂直节理发育,易冒落;底板岩性以灰色细砂岩为主,夹灰黑色泥岩。细砂岩为中厚层状,硅质、钙质胶结,较坚硬;泥岩呈薄层状,易碎。据白云乌素区资料,煤层顶板砂质泥,自燃状态下抗压强度13.994.0 Mpa;细砂岩在自然状态下抗压强67.2117.0Mpa

    16-2煤层顶板16-1煤层底板,底板岩性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较坚硬,粉砂岩及砂质泥岩较软,易碎。据白云乌素区资料,顶底板岩性在自然状态下抗压强度16-1号煤层顶底板基本一致。

    17号煤层顶板岩性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薄层状,易碎。底板为灰白色、灰色细砂岩,中厚层-薄层状,较致密坚硬。根据白云乌区勘探资料论述:粘土岩:隐蔽的垂直节理发育,岩石易沿节理裂成规则碎块,遇水不膨胀。砂质泥岩:裂隙不发育,自然状态下抗压强度8.218.3Mpa;细砂岩:块状,抗压强度平均值83.7Mpa

    综上所述,本区主采煤8-19-217号煤层顶板属易冒落的,顶板维护较为困难16-116-2号煤层分层不明显段夹矸多且复杂,给开采造成一定困难9号煤层底板粘土岩,开采中注意其底板隆起。

    本区煤层顶、底板岩层属半坚坚硬岩石为主,有孔隙、裂隙水存在,但水量不大,故工程地质勘探类型为第二类,第二-第三型,即以半坚硬岩层为主,矿区为层状岩类工程地质条件中-复杂的矿床。

    (五)矿体地质特征

    该矿区范围内可采煤7层,编号8-19-29-31016-116-217号煤层。其中全区可采煤4层,煤层编9-21016-116-2号,煤层稳定程度属较稳定类型;局部或大部可采煤3层,编号8-19-317号,煤层稳定程度属不稳定类型,其余煤层为薄煤层或局部发育煤层,不可采,仅个别煤层零星可采。矿区主要矿体特征如下:

    8-1号煤层:位于乙煤组上部,7号煤6.9010.02m,平8.66m。顶板岩性为泥岩、细砂岩,底板为灰色粘土岩、砂质泥岩。煤层倾向南西,倾8-13°,煤层自然厚度0.592.16m,平1.46m,资源储量利用厚度均0.841.57m,平1.15m,埋深20.93239.75m,平156.24m,含01层,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9-2号煤层:位于乙煤组中部,8-1号煤2.575.33m,平4.15m。顶板岩性为泥岩,细砂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煤层倾向南西,倾8-13°,煤层自然厚度1.383.29m,平2.56m,资源储量利用厚度均0.672.85m,平1.81m,埋深27.04387.28m,平161.85m,含029-2号煤层属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

    9-3号煤层:位于乙煤组中部,9-2号煤0.321.20m,平0.65m。顶板岩性为泥岩,细砂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煤层倾向南西,倾8-13°,煤层自然厚度0.551.20m,平0.85m,资源储量利用厚度均0.550.94m,平0.70m,埋深30.90390.17m,平165.06m,含019-3号煤层属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

    10号煤层:位于乙煤组中部,9-3号煤3.294.53m,平3.89m。顶板岩性为泥岩,细砂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煤层倾向南西,倾8-13°,煤层自然厚度0.261.18m,平0.84m,资源储量利用厚度均0.261.18m,平0.75m,埋深34.74395.38m,平169.80m,不含夹矸10号煤层属大部可采较稳定煤层。

    16-1煤层:位于丙煤组中部,10号煤45.6464.23m,平52.06m。顶板岩性为泥岩,底板岩性为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煤层倾向南西,倾8-13°,煤层自然厚度2.0812.10m,平4.48m,资源储量利用厚度2.087.99m,平3.49m,埋深31.53441.87m,平222.70m,结构较复杂,05层夹矸16-1煤层属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16-2煤层:位于丙煤组中部,16-10.075.13m,平1.50m。顶板岩性为泥岩,底板岩性为泥岩、细砂岩。煤层倾向南西,倾8-13°,煤层自然厚度0.625.45m,平3.67m,资源储量利用厚度0.674.15m,平2.37m,埋深36.28445.61m,平228.68m,结构较复杂,06层夹矸16-2煤层属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17号煤层:位于丙煤组下部,16-24.0513.25m,平7.00m。顶板岩性多为深灰色的泥岩、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细砂岩、砂质泥岩。煤层倾向南西,倾8-13°,煤层自然厚度0.613.07m,平均厚1.98m,资源储量利用厚度0.402.35m,平1.14m,埋深47.69454.61m,平239.35m,结构复杂,03层夹矸17号煤层大部分布的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各可采煤层发育特征见1-3

    1-3 利胜煤矿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

    煤层编号

    煤层厚(m)

     

    夹矸层数

    平均厚度

    m

    利用厚(m)

     

    煤层间(m)

     

    顶板岩性

    底板岩性

    可采

    情况

    稳定

    程度

    8-1

    0.59-2.16

    1.46(8)

    0 - 1

    0.31

    0.84-1.57

    1.15(8)

     

    泥岩细砂岩

    泥岩砂质泥岩

    大部

    可采

    不稳定

    2.57-5.33

    4.15(8)

    9-2

    1.38-3.29

    2.56 (8)

    0 - 2

    0.34

    0.67-2.85

    1.81(8)

    泥岩细砂岩

    泥岩砂质泥岩

    全区

    可采

    较稳定

    0.32-1.20

    0.65(5)

    9-3

    0.55-1.20

    0.85(5)

    0-1

    0.28

    0.55-0.94

    0.70(5)

            

      泥岩砂质泥岩

    大部

    可采

    不稳定

    3.29-4.53

    3.89(5)

    10

    0.26-1.18

    0.84 (8)

    0

    0.26-1.18

    0.75(8)

          

     泥岩细砂岩

    全区

    可采

    较稳定

    45.64-64.23

    52.06(8)

    16-1

    2.08-12.10

    4.48 (8)

    1-5

    0.22

    2.08-7.99

    3.49(8)

    泥岩

    泥岩砂质泥岩

    全区

    可采

    较稳定

    0.07-5.13

    1.50(8)

    16-2

    0.62-5.45

    3.67 (8)

    1-6

    0.35

    0.67-4.15

    2.37(8)

        

     泥岩细砂岩

    全区

    可采

    较稳定

    4.05-13.25

    7.00(8)

    17

    0.61-3.07

    1.98 (8)

    0-3

    0.25

    0.40-2.35

    1.14(8)

    泥岩砂质泥岩

    泥岩细砂岩

    大部

    可采

    不稳-稳定

     

    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重要工业城市,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已建有大型水泥厂、化工厂、机械厂、发电厂及大型煤矿、灰砂砖厂等,已成为自治区的建筑材料、化工能源基地。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很快,农业生产也相应得到发展,粮食、蔬菜需求量也在增加,经济相对较发达。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居民人均收入逐步提高,贫穷落后的面貌日益改变。乌海市面1700km2,截2019年底人56.61万人,非农业人口约95.2%以上,属工业城市2019年国民生产总550.95亿元,同比增9.5%,人均年收97564元,是自治区的重要工业城市,也是自治区重要的煤炭能源、化工基地之一。大型煤矿、水泥厂、玻璃厂、灰砖厂、发电厂及中小型化工厂等企业相对集中。利胜煤矿周边目前就有棋盘井10家企业采矿。总之,乌海市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交通方便,是自治区重要的经济区之一。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很快,农业生产规模相对滞后,粮油、蔬菜生产尚难满足本市需求量。

    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利胜煤矿矿区范围面积1.2096平方千米。根据矿区所在图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海南区J48G014079,矿区土地利用类型为灌木林地、其他草地、公路用地、裸地、建制镇,土地权属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的集体土地,矿区范围土地的利用现状及权属见1-4

    1-4  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利胜煤矿土地利用现状及权属表

    土地权属

    地类

    (hm2)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拉僧仲办事处集体土地

    03林地

    032灌木林地

    3.25

    04草地

    043其他草地

    76.81

    10交通用地

    102公路用地

    1.30

    12其他土地

    127裸地

    35.87

    2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202建制镇

    2.81

    2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204采矿用地

    0.92

    合计

     

     

    120.96

     

    第二 矿山基本情况概述

    一、矿山简介

    (一)位置

    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利胜煤矿位于桌子山煤田白云乌勘探区中北部西边缘,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区政府所在地东6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于乌海市海南区管辖。利胜煤矿地理坐标为:

    东经106°5405106°5511

    北纬 39°254739°2622

    (二)交通

    矿区西距乌海市海南区区政府所在地6km,北西距乌海市市区(海勃湾区)34km,西距海勃湾~拉僧庙铁路拉僧庙车站6km,南部9km109国道东西向通过,西部20km110国道南北向通过,其间均有公路相通,矿区交通运输较为便利,见交通位置1-4

     

    img5

    1-4交通位置图

     

    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据采矿许可证(采矿证号C1500002011091120120201),利胜煤矿矿区范围共8个拐点圈定,各拐点直角坐标见1-5

    1-5  利胜煤矿采矿许可证范围各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

    编号

    1980年西安坐标系3度带)

    2000坐标系3度带)

    X

    Y

    X

    Y

    1

    4367849.87

    36405421.55

    4367859.7453

    36405534.7919

    2

    4367849.89

    36407001.57

    4367859.7633

    36407114.8187

    3

    4367639.89

    36407001.57

    4367649.7621

    36407114.8188

    4

    4367264.88

    36406516.57

    4367274.7506

    36406629.8169

    5

    4366894.88

    36406771.58

    4366904.7483

    36406884.8282

    6

    4366784.87

    36406111.57

    4366794.7384

    36406224.8155

    7

    4366839.87

    36406071.57

    4366849.7388

    36406184.8153

    8

    4366839.86

    36405721.57

    4366849.7292

    36405834.8138

    矿区面积1.2096km2;开采标:1090m860m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一)井田境界与资源储量

    1、井田境界

    2011929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签发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内国土资采划[2011]133号),采矿权人为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名称为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煤矿,矿区范围8个拐点圈定(坐标见1-1),面积1.2096km2,开采深度由1090m860m标高,采矿证有效期限20209182023918日。

    2、保有资源储量

    20231月,内蒙古中石矿业有限公司编制的《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利胜煤2022年储量年度报告》,截20221231,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利胜煤矿保有资源储968.21万吨,其中控制资源206.17万吨,推断的推断资源762.04万吨。

    3、开发利用方案设计资源储量

    根据国土资发2002271号文件精神,可采资源储量计算过程中,对于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100%计入采用资源储量、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80%计入采用资源储量。

    经计算设计可采储量657万吨,详见1-7

     

     

     

    1-7  利胜煤矿矿井设计可采资源储量汇总表      单位:万吨

    煤层
    编号

    资源
    /储量
    (编码)

    保有
    资源
    储量

    暂不能
    利用资
    源储量

    可利用
    资源
    储量

    设计永久煤柱损失资/储量

    设计可回收煤柱占用资源储量

    可信度
    系数

    剩余
    资源
    /储量

    回采率

    %

    设计
    可采
    储量

     

    井田
    边界

    断层

    小计

    大巷

    井筒

    工业

    场地

    小计

     

     

     

     

    8-1

    333

    81.30

    12.14

    69.16

    4.30

    0.98

    5.28

    10.23

    4.44

     

    14.67

    0.80

    39.37

    0.80

    31.49

    9-2

    122b

    37.00

    0.00

    37.00

    6.93

     

    6.93

    0.64

     

     

    0.64

    1.00

    29.43

    0.80

    23.54

    333

    126.00

    0.00

    126.00

    7.42

    11.65

    19.07

    18.72

    8.97

    4.11

    31.80

    0.80

    60.10

    0.80

    48.08

    9-3

    333

    45.00

    0.00

    45.00

    2.86

     

    2.86

    5.57

    1.50

     

    7.07

    0.80

    28.06

    0.85

    23.85

    10

    122b

    25.30

    0.00

    25.30

    2.73

     

    2.73

    5.05

     

     

    5.05

    1.00

    17.52

    0.85

    14.89

    333

    95.00

    0.00

    95.00

    3.21

    5.32

    8.53

    6.34

    5.24

    2.04

    13.62

    0.80

    58.28

    0.85

    49.54

    16-1

    122b

    70.00

    0.00

    70.00

    10.95

     

    10.95

    10.99

     

     

    10.99

    1.00

    48.06

    0.75

    36.05

    333

    467.00

    0.00

    467.00

    16.23

    15.36

    31.59

    41.39

    25.40

    9.89

    76.68

    0.80

    286.98

    0.75

    215.24

    16-2

    122b

    56.00

    0.00

    56.00

    9.14

     

    9.14

    8.78

     

     

    8.78

    1.00

    38.08

    0.75

    28.56

    333

    276.00

    0.00

    276.00

    10.90

    14.88

    25.78

    21.48

    13.18

    5.14

    39.80

    0.80

    168.34

    0.75

    126.25

    17

    122b

    21.00

    0.00

    21.00

    2.84

     

    2.84

    3.65

     

     

    3.65

    1.00

    14.51

    0.80

    11.61

    333

    93.80

    0.00

    93.80

    3.34

     

    3.34

    8.64

    6.69

     

    15.33

    0.80

    60.10

    0.80

    48.08

     

    合计

    1393.40

    12.14

    1381.26

    80.85

    48.19

    129.04

    141.48

    65.42

    21.18

    228.08

     

    848.83

     

    657

    注:由9-2煤层已开采完第一个工作面,目前正在开采第二个工作面,因此,上部8-1煤层对应2个工作面的范围受采空区影响不能开采,呆滞煤量12.14万吨。

     

     

    4保护煤柱

    矿井煤柱留设原则如下:

    1)井田边界煤柱留设

    井田边界向内留20m煤柱。

    2)地面建筑物保安煤柱的留设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155-2005)和《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规定,井田内只有工业场地、办公居住区需要留设保安煤柱。其保护等级级,围护带宽15m

    按照上述围护带边界,采用垂直剖面法进行煤柱留设。表土及岩层移动角分别45°75°

    3)矿井主要大巷煤柱的留20m保护煤柱。

    4)断层煤柱

    井田西侧西来峰逆断层一侧留73m保护煤柱;井田F65断层断9-13m,两侧各留20m保护煤柱。

    5)采空区一侧留20m保护煤柱。

    (二)矿山生产规模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2012613日签发了《关于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利胜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的批复》(内煤局发2012251号),同意利胜煤矿整合后设计生产能力60/年,井工开采。

    (三)矿山服务年限

    生产能力60/年,矿井服务年限按下式计算:

    T=Z/K

     =657/60×1.30

     8.4

    式中:

    T矿井服务年限,年;

    Z设计可采储量,657万吨

    K储量备用系数,1.30

    A矿井设计生产规模,60/年。

    经计算矿井服务年限8.4年。

    (四)开采工艺及开采方法

    1、井田开拓

    利胜煤矿开拓方式为斜~立井多水平式开拓。

    矿井2个水平。一水平布置9煤组,开9-29-310号煤层,水平标+996。二水平布置16煤组中,开16-116-217号煤层,水平标+940

    主、副斜井均落底于主水16-2煤层,沿16-2煤层布置主水平运输大巷和轨道大巷,沿16-1煤层布置主水平回风大巷。二水平不设煤仓,主井胶带输送机直接与大巷胶带输送机搭接;副斜井井底设平车场。主水平布置有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和水仓。

    一水平大巷采用集中布置方式,沿9-3煤层布置一水平运输大巷和轨道大巷,沿9-2煤层布置回风大巷。主斜井与一水平运输大巷通过煤仓和进风绕道连接,副斜井与一水平轨道大巷通过甩车场连接。两水平回风大巷分别通过总回风巷与回风立井连接。一水平甩车场附近布置有消防材料库和永久避难硐室。

    鉴于矿井目前正在开9煤工作面,因此设计仍利用现有工作面,待开采结束后,应接续8-1煤层。开采顺序总体为下行式开采。

    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

    井下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轨道矿车运输。

    2、井筒

    1)主斜井:倾25°,井筒为半圆拱,砼砌碹支护,净3.5m,净断面9.47m2,主要担负矿井的煤炭提升,同时兼作进风井和安全出口,井筒设大倾角强力胶带输送机、台阶、扶手等,敷设消防洒水管路、通信电缆、信号电缆等。

    2)副斜井:倾25°,井筒为半圆拱,砼砌碹支护,净3.2m,净断面8.82m2,主要担负矿井的运料、下设备、出矸、上下人员等,同时兼作进风井和安全出口,井筒内600mm轨距30kg/m钢轨,台阶、扶手等。敷设消防洒水管路、排水管路、压风管路、通信电缆、动力电缆、信号电缆、安全监测监控电缆等。

    3)回风立井:倾90°,井筒为圆形砌碹支护,净直3.5m,净断面9.6m2,主要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和安全出口。井筒内设梯子间。布置灌浆管路。

    井筒特征见1-8

    1-8  利胜煤矿井筒特征表

    名称

    坐标

    井口底板标高m

    方位角(度)

    倾角

    (度)

    断面m2

    垂深m

    斜长

    m

    装备

    X

    井筒

    Y

    主斜井

    4367795.81

    36405964.53

    1230

    270

    25

    947

    1068

    317.8

    752

    皮带

    副斜井

    4367825.23

    36405988.29

    1230

    270

    25

    8.82

    9.98

    3183

    753

    串车

    回风立井

    4367516.45

    36406581.09

    1231

    90

    90

    10.17

    11.34

    3150

     

    梯子间

     

    3、运输系统

    1)煤炭运输系统

    煤炭的主运输系统采用胶带输送机。

    2)辅助运输系统

    辅助运输采用矿车。材料及设备经副斜井装入矿车下放至井底车场并送往各使用地点。

    4、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的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

    新风由主井(副井)进运输大巷(辅运大巷运输顺采煤工作回风顺回风大回风立井排出地面。

    5、采矿方法

    工作面采MG200/500-AWD型采煤机割煤,工作面运输前部采SGZ630/2×132型刮板输送机,后部采SGZ730/2×132型刮板运输机。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为全部垮落法。工作面支护选ZF4000/14/28型放顶煤液压支架ZFG4200/17/28型过渡液压支架。工作面端头采用单体液压支柱π型钢梁支护。

    工作面工作面长150m,循环进度0.6m,每个工作面日循环个数4个,日循环进尺2.4m。每个工作面工作面年推进713m(工作面循环延误系数90%)。

    6、综合利用

    矿井原煤破碎后由主井送机运送到地面储煤棚,选矸工艺采用皮带筛分方式进行,皮带栈桥全封闭,原煤转载点和筛分点采用喷淋方式降尘,目前所采煤层主要以煤巷掘进,不破坏岩巷,产出的原煤几乎不含矸石,场地内矸石含量很低,少量矸石随原煤一起出售。

    1)生产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冬季产生量约25.55m3/d,夏季产生量约25.29m3/d,经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出水可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的绿化用水水质要求。

    ,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委托乌海市瑞利保洁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处理,最终由海南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2)矿井水处理

    据现场调,矿井涌水500m3/d,工业广场建设一座处理能力为4800 m3/d的高效溶气气浮机矿井水处理,处理站采用高效絮+过滤消毒的处理工,处理后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排放限值要求。处理后部分用于生产回用、部分用于地面降尘洒水、部分用于绿化、多余部分供源通煤炭洗选有限责任公司,不外排。矿井水综合利用率高100%。

    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一)矿山开采历史

    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利胜煤矿为资源整合煤矿20119月,国土部门对原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利胜煤矿与原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恒利煤矿进行了整合,整合后的矿山名称为乌海市裕隆利胜矿业有限公司利胜煤矿,面1.2096km2;开采深1090860m标高。2011年底以前,矿山动用了部9-29-3煤层资源储量。

    20127月,太原市明仕达煤炭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开发利用方案》,利胜煤矿核定生产能力60.00/年,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式开拓,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采放顶煤。井下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轨道运输。

    对利胜煤矿生产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并收集了矿山生产技术资料,矿山整合以后,20122019年底,开采煤层9-29-316-116-2,其9-29-3煤层的大部分区域已开采,近几年16-116-2煤层开采,动用了该煤层南部区域的资源,并逐步向北推进。

    2019年沿20181602工作面,开采面3964m2,并在北侧形成16031604工作面1603工作面开采面40270m21604工作面开采面11055m2

    (二)矿山现状

    本矿井采用-立井混合开拓方式,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主、副斜井倾角均25°,主井倾长692.7m,装备大倾角带1000mm强力胶带运输机一部,担负全矿井的煤炭提升任务,兼进风和安全出口,井筒内敷设消防洒水管路、压风管路、注浆管路。

    副斜井长度694.3m,采用架空装置提升人员,采用单钩串车担负全矿矸石、设备和材料的上下井运输任务,设台阶扶手;回风立井倾90°,垂305m,担负矿井回风任务,井筒设梯子间,兼作矿井安全出口。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矿井设有两个水平,一个辅助水平和一个主水平,辅助水平开9煤组10煤组,水平标高+1006m。主水平开16煤组17煤组,水平标高+944m,现井下正在开采1605综放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放顶煤采煤法回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现掘进工作面为排水硐室回风通道,工作面沿煤层底板掘进。

    矿区范围内形成的采矿单元有:(一)主副井工业场地,已做地面硬化,四周设有围墙;(二)办公生活场地,设有食堂、宿舍、办公室等场所;(三)风井工业场地,设有通风机房和配电室等;(四)矿区道路,已做路面硬化,并在两侧栽种树苗。

    五、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

    img6通过现场调查,利胜煤矿北与天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相邻,属于正常生产矿井;东与源通长富煤矿相邻,属于正常生产矿山;南与鄂海西来峰煤矿相邻,属于正常生产矿山;西与海南区城区相邻。详见利胜煤矿四邻关系1-5

     

                    

     

            

     

     

     

            

     

            

     

     

     

    利胜煤矿四邻关系    1-5

     

     

     

    第二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主要治理内容及部署

    第一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及面积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1、分区原则和方法

    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国土资源DZ/T02232011)的要求,根据矿山资源建设开发利用方案或开发计划,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按区内相似、区间相的原则,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1)分区原则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包括整个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因素包括地质灾害、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采矿活动对水土环境污染影响等;

    就大不就小、就高不就区内相似、区间相原则综合确定;

    阐述防治区的面积,区内存在或可能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其危害,以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等。

    2)分区方法

    在对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水土环境污染影响和破坏现状与预测评估基础上,依据防治难易程度,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进行分区。选取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水土环境污染现状与预测评估结果作为分区指标,利用叠加法进行分区,见下2-1

     

    2-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划分表

    现状评估

    预测评估

    严重

    较严重

    较轻

    严重

    重点区

    重点区

    重点区

    较严重

    重点区

    次重点区

    次重点区

    较轻

    重点区

    次重点区

    一般区

     

    2、分区评述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区原则和方法,结合矿山实际地质情况,重点防治区三个,分别为预测地面塌陷区、中科宝诚露天煤矿排土场和源通长富露天煤矿排土场(需要说明的是中科宝诚露天煤矿排土场和源通长富露天煤矿排土场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责任分别为乌海市中科宝诚煤矿和乌海市源通长富煤矿,利胜煤矿具有管理责任);次重点防治区为主副井工业场地;一般防治区为风井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场地、矿区道路和评估区其他区域。

    2-2  利胜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说明表

    防治分区

    亚区

    面积hm2

    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重点防治区

    预测地面塌陷区1

    55.2696

    预测地面塌陷裂缝对土地资源的损毁严重,对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严重

    中科宝诚露天煤矿排土场2

    26.7844

    损毁压占土地资源严重,对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严重

    源通长富露天煤矿排土场3

    4.7336

    损毁压占土地资源严重,对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严重

    次重点防治区(

    主副井工业场地

    1

    2.9365

    压占土地资源较严重,对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较严重

    一般防治区(

    办公生活场地

    1

    1.66

    压占土地资源较轻,对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较轻

    风井工业场地

    2

    0.2835

    压占土地资源较轻,对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较轻

    矿区道路

    3

    0.14

    压占土地资源较轻,对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较轻

    评估区其他区域4

    11.1524

    压占土地资源较轻,对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较轻

    1)重点防治区

    预测地面塌陷区1):防治面积55.2696hm2,该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矿山开采导致地面塌陷裂缝和地表变形地质灾害,该区预测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小、影响弱,含水层破坏较轻、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严重,水土环境污染影响较轻。影响对象主要为其他草地和裸地。

    防治措施:采取设置警示牌、网围栏、回填地裂缝、覆土、种草等措施。

    中科宝诚露天煤矿排土场2):该排土场防治面积26.7844hm2,治理责任属于乌海市中科宝诚煤矿。该区预测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小、影响弱,含水层破坏较轻、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严重,水土环境污染影响较轻。影响对象主要为裸地和其他草地。

    防治措施:及时跟乌海市中科宝诚煤矿协调,主要治理措施为监测预警,对该排土场周边布设警示牌工程,对顶部及各平台进行覆土、人工种草自然恢复植被,对边坡进行拱形浆砌石护坡、覆土、人工撒播草籽恢复植被,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源通长富露天煤矿排土场3):该排土场防治面积4.7336hm2,治理责任属于乌海市中科宝诚煤矿。该区预测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小、影响弱,含水层破坏较轻、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严重,水土环境污染影响较轻。影响对象主要为灌木林地和其他草地。

    防治措施:及时跟乌海市源通长富露天煤矿协调,主要治理措施为监测预警,对该排土场周边布设警示牌工程,对顶部及各平台进行覆土、人工种草自然恢复植被,对边坡进行拱形浆砌石护坡、覆土、人工撒播草籽恢复植被,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2)次重点防治区1

    主副井工业场地1):防治面积2.9365hm2,该区预测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不发育,含水层破坏较轻、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严重,水土环境污染影响较轻,压占土地资源较严重。影响对象主要为裸地、其它草地和建制镇用地。

    防治措施:进行拆除建筑物、清运固废、井口回填、井口封堵、场地平整、覆土、种树、种草等措施。

    3)一般防治区

    办公生活场地1):防治面积1.66hm2,该区预测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不发育,含水层破坏较轻、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水土环境污染影响较轻,压占土地资源较轻。影响对象主要为其他草地和建制镇用地。

    防治措施:进行拆除、清运、场地平整、覆土、种树、种草等措施。

    风井工业场地2):防治面积0.2835hm2,该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压占破坏地表植被,影响较轻;影响对象主要为其他草地。

    防治措施:进行拆除、井口回填、井口封堵、场地平整、覆土、种草等措施。

    矿区道路3):防治面积0.14hm2,该区预测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不发育,含水层破坏较轻、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水土环境污染影响较轻,压占土地资源较轻。影响对象主要为其他草地。

    防治措施:进行拆除路面、清运、场地平整、覆土、种草等措施。

    评估区其他区域4):防治面积60.6704hm2,该区预测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不发育,含水层破坏较轻、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水土环境污染影响较轻,压占土地资源较轻。

    防治措施:减少人为破坏,自然恢复。

    (二)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

    1、土地复垦区

    复垦区指项目区损毁土地和永久性建设用地构成的区域。本方案复垦区面积21.6109hm2,主要包括塌陷区损毁土16.5809hm2及压占区损毁土5.02hm2(主副井工业场2.9365hm2、办公生活场1.66hm2、风井工业场0.2835hm2、矿区道0.14hm2),不包含两个排土场,因为两个排土场均有相关治理的责任单位并有相关治理协议。复垦区面积组成见2-3。复垦区拐点坐标见2-4

    2-3  复垦区面积组成              单位hm2

    复垦区位置

    土地损毁

    合计

    塌陷区

    压占区

    主副井工业场地

    办公生活场地

    风井工业场地

    矿区道路

    面积

    16.5809

    2.9365

    1.66

    0.2835

    0.14

    21.6109

    合计

    16.5809

    2.9365

    1.66

    0.2835

    0.14

    21.6109

     

    2-4  复垦区范围坐标表(西80坐标3度带)

    塌陷区坐标范围

    主副井工业场地坐标范围

    拐点编号

    坐标

    拐点编号

    坐标

    X

    Y

    X

    Y

    1

    4366062.94

    36405959.58

    1

    4367881.66

    36406013.32

    2

    4366062.09

    36406545.62

    2

    4367735.90

    36406084.61

    3

    4365882.51

    36406543.92

    3

    4367684.27

    36405849.74

    4

    4365881.06

    36406566.43

    4

    4367838.25

    36405871.22

    5

    4365139.99

    36406567.92

    办公生活场地

    6

    4365136.67

    36405933.42

    拐点编号

    坐标

    7

    4365540.75

    36405911.47

    X

    Y

    8

    4365541.32

    36406063.32

    1

    4367884.86

    36405804.83

    9

    4365662.61

    36406064.69

    2

    4367884.72